孩子初一成績下滑,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的。有的孩子成績下滑,是因為剛進入小升初,不適應同時增加了歷史、地理、生物等幾門課,學習壓力增大,心理上承受不住。家長要多開導孩子,讓他學會合理安排分配學習時間。
初一成績一落千丈怎么辦?
1、分析可能造成成績波動的原因
是因為短期的一次試卷難度突然增大導致成績不理想,還是臨場發揮問題導致沒有發揮應有的實力。或者是學習方式不對,沒有思路。
2、接納孩子當前的情況
目前家長應該做的,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去面對和解決問題。不要一味地批評和責怪孩子,很可能會適得其反。
3、重視基礎
初一上學期一定要抓基礎,基礎扎實,靈活運用,是后面解難題,思維拓展的基礎。磨刀不誤砍柴工,只有地基夯實才能建起牢固的高樓大廈,不要好高騖遠一味著學難題。另外,解題過程一定要規范,這是小學不是很重視的,很多孩子還是按照小學的解題習慣,導致步驟上不規范失分,后面想規范也不會去寫步驟了,到時候就后悔莫及。
4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
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:課前預習,課上專心專注老師講解重難點知識的時間,課上學會整理筆記,作業前復習筆記和今天的例題等知識點,作業后當天的錯題整理,考試前復習筆記和錯題,以及考試后的試卷分析和學習規劃。
5、及時調整學習方法
初中七大學科,語數外,政史地生,科目多了,一開始把不過來,也是正常的。初中的學習,掌握良好的方法,學會自主學習非常關鍵。比如,每個學科當天學習的東西,當天做好復習,然后按照課程表,預習第二天各學科要學的內容。復習,預習,復習,預習。看似簡單,堅持,一定會有效果。
溫故而知新,2000多年前老3祖宗總結的東西,到今天也不過時。復習時,遇到不懂得知識,不會的題,把它搞懂,實在不會記錄下來問老師。老師會很樂意幫助你。預習可以讓你對第二天要學的知識有一個印象,不懂的地方做個標記,這樣,等上課時候可以有針對性的聽課,效果事半功倍。
6、家長要做好監督和引導
一、每天檢查孩子作業解題過程是否規范,字體是否工整,不會的題是否通過問老師或同學解決,當天的錯題是否整理,明天的學習內容是否預習,考試后和老師孩子一起分析錯題原因并制定計劃解決這些問題,做好這些方面的督促工作,初二初三的學習家長就可以慢慢放手。這就是陪伴辛苦一年,輕松踏實5年。
7、樹立信心
孩子進入初中,不適應更多學科學習,成績不理想是一部分孩子的現家。但是信心比金子更珍貴,切忌埋怨批評挖苦孩子,因為孩子心理也會焦慮痛苦。家長必須對孩子有信心,心往一起想,才能有轉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