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焦慮孩子的成績不好時,孩子的情緒也是會變得焦慮,甚至是變得自卑。覺得自己很沒用,處處都不如別人,覺得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漸漸地就會變的不愛說話,刻意疏忽他人。所以不管孩子成績好壞,父母都要接受,并正確對待。
初中孩子成績差家長焦慮的很怎么辦?
1、調整好心態。
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正確的看待事情。人生就像階梯,要不斷的往上爬,要不斷嘗試,要把初中生活當成一種新的挑戰,不斷地磨煉自己。
2、學會放手。
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,要試著讓孩子自己去經歷。只有經歷了才能成長,家長一味地“呵護”只會影響孩子的發展。況且父母也護不了他們一輩子,所該放手時就放手,家長扮演好“港灣”的角色就可以了。
3、引導孩子正確地對待初中生活。
家長的焦慮最大程度上是來自孩子的壓力,面對學習環境的改變,家長應該學會開導和鼓勵孩子,讓孩子養成獨立的好習慣。
4、學會閉嘴。
停止對孩子一切負面的評價,不要以大人的觀點去評判孩子的想法,無論他做什么,你都需要管住自己的嘴,不批評,不反駁。遇到問題要多和孩子溝通,我們先詢問孩子的想法,從孩子的角度出發,表達你的觀點,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幫助,這樣孩子才會聽你說的話,他才會采納你的觀點。
5、管控孩子玩手機的時間。
千萬不要一刀切,但必須要定時定次定量,這個過程是非常辛苦的。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抵觸情緒也非常大,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提前設計好的方案,已經和孩子約定好了,在鬧也不可以,約定好的事情必須做到,堅決不妥協。
6、接受現實,正確的認知自己的孩子。
孩子可能是在讀書學習方面不擅長,如果不能接受,這樣只會讓孩子跟自己都覺得很痛苦而已。當然,接受孩子在這方面的不擅長也不意味著就要放棄孩子,而是需要父母拿出更多的時間跟耐心在平靜地狀態下,盡力的輔導孩子,不求要達到怎樣的成績,只要盡力了就好,這樣雙方也會比較輕松。
7、成績并不代表一切。
看成績就決定一切,這肯定是片面的。但我們學會不再執著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后,我們就會慢慢發現孩子身上的其他優點,而且成績并不是決定孩子未來的全部。一個心地善良,勤奮,而且懂得對別人感恩的人。他的人生也不會太差,因為人平也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