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一直很糾結該不該給孩子零花錢這個問題,其實這個并沒有一個固定得答案,我們不需要太在意給零花錢的問題,需要的是要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,那么12歲的孩子該不該給零花錢呢?
12歲的孩子該不該給零花錢
1、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很重要
零花錢給得好不好,不在于多少,也不在于什么時候給,而在于父母的教育和引導。給十幾歲孩子的零花錢,不能簡單地把錢交給他們任憑他們花,要通過給零花錢的方式,教育他們正確對待金錢,早早培養成正確的金錢觀。我相信,我們給他的不僅僅是零花錢,而是財商,和追求他自己夢想的力量。
2、培養孩子目標管理
當我們幫助孩子建立了金錢消費觀的數字概念之后,家長還要培養孩子消費觀的目標管理,也就是說當孩子拿到一份零花錢的時候,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他們要把錢花到那里,比如“你準備拿這份錢怎么去花”?這樣的引導是為了培養孩子對金錢支配的目標管理。
很多孩子拿到零花錢的時候實際上他們并沒有支出的目標管理,只是單純地認為零花錢有用可以買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,所以一有機會的時候都會問父母討些零花錢,一旦家長爽快答應滿足了就會給孩子造成“零花錢來得太容易”的感覺,于是他們在手持零花錢時就很容易產生“想怎么花就怎么花”的消費觀。
3、培養孩子應急管理
一方面是讓孩子確定好自己的數字概念和目標管理,另一方面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應急管理,假如孩子買東西被告知“錢不夠”時也有個心理準備和應急措施,避免孩子因為羞澀而害怕、甚至排斥消費里的結賬過程。
當孩子明確好自己的數字概念和目標管理、而獲得一份零花錢的時候,你會發現孩子在零花錢的支出和管理方面更加細膩、也更加珍惜一些,孩子甚至還會因此“攢起零花錢”,這是因為在金錢的數字、目標和應急的三方面管理里,孩子支出的這份金錢是經過心坎、捏在手里仔細端詳過的,它就像是有感情一樣陪伴孩子建立了數字、目標和應急管理能力。
4、生活中引導孩子
其實生活中的購物對金錢的使用特別多,也是引導孩子的好時機,把生活和數學相結合有助于孩子理解數學中的一些知識點。
比如:單價,數量,總價之間的關系和應用,以及人民幣的單位換算,這個很多孩子都學不好,就是因為缺乏生活常識,不能把生活實際和學習內容相聯系,理解起來特別困難。我們可以在生活中,引導孩子在花錢時結合這些知識,理論聯系實際,在生活中思考和學習。
5、讓孩子學會規劃和理財
其實孩子的金錢知識和對金錢的使用規劃,和孩子的金錢教育啟蒙有很大關系的,對孩子以后的金錢觀和理財規劃有很大影響的,因此作為家長應該通過零花錢的使用,來培養孩子對金錢的使用和計劃,讓孩子懂得如何理財和合理使用自己手里的零花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