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小學數學相比,初中數學內容多、抽象、理解性強、難度較大,不少學生進入初中之后不適應。因此應該提前了解初中數學學習的規律和要求,掌握方法,培養習慣,為即將到來的初一學習做好準備。
初一的學習方法:
1、注重聽課效率
學生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度過的,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,學生應該特別重視課堂的學習效率,努力做好課前一切準備。同時熱情、積極參與課堂思考與合作研討;要眼、手、腦、耳并用,充分調動多個器官參與;要學會抓關鍵、抓重點、記錄好的思考方法與疑難問題,課外及時延伸、拓展與解決。當學生牢牢抓住了課堂,學習也就抓住了根本。
2、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
初中對于學生理解能力要求較高,而這些主要是以概念、性質為主,所以要求學生夯實基礎,做到這一點必須提前預習,課后鞏固。清楚認識自己的軟肋。比如幾何學的不好,比如語文作文不好,這時要花費比別人更多的時間,攻下自己的軟肋。
3、準備有用的本子
學生應當有“三個本”,分別是課堂筆記本、錯題記錄本及重難點摘抄本。無論做作業還是考試前快速翻閱,養成一個固定的習慣,對于快速提高成績有很大的幫助。挑戰特色例題。有時學生做題很多但是成效卻不顯著,這是進入了題海的盲區,此時要挑題去做,做有技巧,出方法的題目。精選復習資料。反思能讓人進步。反思的本質是:明白哪里犯的錯,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次。
4、積極討論
孩子發現了不懂的問題,積極向他人請教。但就是這一點,很多孩子都做不到。有時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,不求甚解;要不就是不好意思,怕問老師被訓,問同學被同學瞧不起。抱著這樣的心態,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。“閉門造車”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多。前面的知識不清楚,學到后面時,會更難理解。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,就會造成對該學科慢慢失去興趣。直到無法趕上步伐。
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。一個比較難的題目,經過與同學討論,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,從對方那里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。需要注意的是,討論的對象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,這樣有利于大家相互學習。
5、注重考試經驗的培養
考試本身就是一門學問,平時成績很好,上課老師一提問,什么都會。課下做題也都會。可一到考試,成績就不理想。出現這種情況,考試心態不不好,容易緊張;考試時間緊,總是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。心態不好,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調整,但同時也需要經歷大型考試來鍛煉。每次考試,要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,久而久之,逐步適應考試節奏。做題速度慢的問題,需要在平時的做題中解決。平時做作業可以給自己限定時間,逐步提高效率。另外,在實際考試中,也要考慮每部分的完成時間,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慌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