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本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,但是由于各種原因,很多孩子早早就產生了厭學情緒。有了厭學情緒的孩子,父母越是對孩子責怪,孩子越是不想學習,那么十四歲男孩不想上學怎么辦呢?
十四歲男孩不想上學怎么辦?
第一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。
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。人都是有差異性的,要承認差異,要了解自己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潛力、更有優勢。對于學習成績不太好的,家長讓孩子跟自己進行縱向比較。此外,平時多與孩子在學習方法、正確處理挫折方面進行溝通與探討,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學習上的指導,幫助孩子樹立信心。
第二、父母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。
不可否認,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,所以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也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,不對孩子做過高的要求。同時父母要了解孩子困難所在,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,并為此而努力。
第三、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。
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,比如明星的成長歷程及在賽事中的表現、某電視劇觀后感想,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容。
家長要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,多鼓勵多溝通,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,比如開學了學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學,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,讓他們對學校有所憧憬。
此外,平時跟孩子打打球、跑跑步也是一種有效的感情交流,更會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。
第四、適當獎勵鼓勵,但不要說過多的空話。
孩子想學又學不好,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,是很容易導致自卑的,也是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之一。
一般只要孩子努力學習了,父母就要給予獎勵,哪怕是一句話、一個輕撫、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,使其感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。
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,父母也要多加鼓勵,要讓孩子親身體驗自己沒有那么糟糕,學好是有可能的。但如果只是在旁邊說一些無營養的鼓勵的話,意義不大。
家長要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,例如幫助孩子認真分析試卷,找出錯誤原因,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,從而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,體驗成功,從而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。
第五、傾聽孩子的個人想法。
孩子總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,比如他們對某種樂器感興趣,他們喜歡上了下棋等等。這些我們都可以去聆聽,聆聽孩子的個人想法,看看他的心里想的東西到底是什么。這樣一來,即使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,家長也會為孩子找到其他出路,像讀藝校、體校等等。實際上,孩子的成長可以是多個方面的,如果孩子真的有某方面的天賦,請不要埋沒了它,更不要因為自己的功利心就去強行扼殺孩子的天賦,這樣也是對孩子能力的一種不尊重。
十四歲男孩不想上學的原因?
第一、學習壓力過重。
可能有些人會認為,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最重,為啥初中生更容易叛逆?實際上,初中相比于小學來說,學習壓力的提升最大。在小學,大多數孩子每天都只要上幾個小時的學,上學放學還都有家長接送。而到了初中,許多學校都開始實行了寄宿制。在這個時候,孩子的學習壓力會更加地沉重,心態也會更加焦慮,此時,如果家長對孩子施壓,就容易激起孩子更強的叛逆心理。
第二、叛逆期的到來。
12-18歲的孩子,正值叛逆期到來的時候,這個時期,孩子會表現出一些和家長的矛盾。這是因為叛逆期的孩子,心智發育不夠完善和成熟,此時他們的心態正處于大人和孩子之間。所以,就在這個半熟不熟的時候,他們更容易被人誘導去做那些違反常規的事。叛逆期的孩子,因為對于許多成人的事充滿著好奇,比如早戀、賺錢以及一些社會娛樂活動。所以,他們也可能出現不想上學的心理。
第三、分離焦慮。
孩子不想上學,主要是因為分離焦慮在作祟。剛上初中的孩子,因為要與父母分離,獨自前往學校寄宿,便會出現極其不適應的癥狀。比如焦慮、抑郁甚至叛逆。如果學校的同學還不友善,這種分離焦慮作用就會加劇,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