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歲的孩子,有的上六年級,有的已經上初一了,無論是男孩和女孩,都已經到了叛逆期的時候。到了叛逆期的孩子,就像炸了毛的小狗一樣,誰都不能碰,誰也不敢碰,誰碰叫誰,誰碰咬誰。這樣的孩子,其實內心是非常痛苦。因為他們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,明明知道這樣很不好, 內心狂躁暴躁,卻不知道怎么樣才好。那么,十二歲的孩子怎么教育呢?
十二歲的孩子怎么教育:
1.無論在決定什么事情以前,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見, 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,家人共同商量,最后拿出意見,共同實施。
2.認真傾聽孩子的說話,尊重理解孩子,積極采納孩子的意見,把他當朋友一樣對待,給孩子以自信和尊嚴。
3.尊重孩子,對個性興趣表示寬容與接納。12歲的兒童,應該會有自己一些初步的生活習慣與偏好,如果是正常喜好,要予以尊重與理解。比如孩子喜歡變形金剛,喜歡漫畫書,我們不要強加職責,或覺得影響學業,要保護她的興趣。
4.當孩子莫名其妙暴躁的時候,家長也不要過于著急,是用轉移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,比如說帶孩子去游泳,去騎車,去打球,利用活動來發泄和轉移孩子的情緒。
5.當孩子經常因為某件小事暴躁難過的時候,父母要采取寬容的態度,但一定要在平時,或在事情過后, 對孩子進行道理的講解和心理的輔導,教會孩子如何避免和排泄煩躁情緒 ,如何保持樂觀的心態,如何做情緒的主人,做自己的主人。
6.制定家庭獎懲制度和賞識教育。每次孩子情緒不穩定的時候,父母做一個小小的提醒和登記,每周做一次統計,告訴孩子本周情緒不好的幾個階段, 告訴孩子下周一定會更少的,不斷的克制自己,提高自己。
7.當孩子心情煩躁的時候,不要直接對孩子進行訓斥和責怪,先對孩子保持冷靜的態度,悄悄的觀察,等孩子心情稍微平靜的時候,再進行側面的咨詢和切入,以老朋友的心態跟孩子溝通交流,消除孩子的煩惱和暴躁情緒。
8.對孩子表示信任。少給孩子一些呵斥,多給孩子一些空間,允許孩子自己支配,鼓勵孩子參與社會交往。
9.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。協商、協議、協調,所謂三協教育。在12歲這個年齡,尊重孩子,和她以平等協商的方式去解決問題,制定作息制度,效果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