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不是一門單靠死記硬背就能學好的學科,歷史知識時間跨度大,內容頭緒多,知識點龐雜瑣碎,而歷史知識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,歷史學習要遵循歷史學科的特點,采取靈活的學習方法,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。
歷史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初中:
1、預習導學
通過提前預習課本,對歷史的知識脈絡體系和知識要點有個大致的了解,帶著疑難問題去上課會讓你效率更高。
2、新課學習
課堂上的效率無疑是最重要的,必須要做到上課認真聽講,做好筆記,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知識體系,便于記憶。熟記重要歷史概念、歷史人物、歷史事件,要認真思考這些歷史人物、歷史事件在時間上的縱向聯系和同類歷史人物、歷史事件的橫向聯系。
3、課堂鞏固
新課預習和課堂聽課效果是需要通過練習來加以檢測和鞏固的,知道不足和薄弱環節才能更好地查缺補漏;校對答案需要用紅色筆,以便下次重點復習錯誤的題目,知錯就改才不會一錯再錯。
4、溫故知新
不斷地溫習已學知識,不僅僅可以鞏固所學知識,也是在為學習新的知識做好準備,知道了前因后果、縱橫聯系,才能更好學習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。
歷史知識記憶方法:
1、關鍵詞記憶法(壓縮記憶法)。快速有效,方便記憶。化繁為簡,把內容壓縮成少數幾個字或者關鍵詞的記憶方法。但答題時應還采用教材上的原文。如,魏晉以來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原因:北人南遷、條件優越、社會穩定。
2、總結記憶法。總結知識,高度概括。如,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措施,說漢語、穿漢服、改漢姓、聯漢姻。
3、對比記憶法。同類知識點,對比列表記憶會更加深刻牢固。如列表對比巨鹿之戰、官渡之戰、赤壁之戰、淝水之戰;對比三次工業革命、兩次世界大戰等。
4、特征記憶法。根據特征來加深印象的記憶方法。
(1)“一肩挑兩頭”式的年代:中間一個數,挑左右兩個相同的數組成的年代。383年,淝水之戰:494年,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;626年,玄武門之變。
(2)“反復”式的年代:后兩位數字與前兩位數字相同的年代。如:1616年,努爾哈赤建立后金;1818年,馬克思誕生;1919年,五四運動爆發等等。
(3)數字特征:如盧溝橋事變:1937年7月7日,尾數3個7,和年份中37吻合。
(4)相距時間相同:如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相距100年。隋統一全國(581-589年)、安史之亂(755-763年)都是8年時間。
5、歌訣記憶法。把知識點變成歌訣或順口溜,有趣又好記。如
《歷史朝代順序歌》
夏商與西周,東周分兩段;
春秋與戰國,一統秦兩漢;
三分魏蜀吳,兩晉前后延;
南北朝并立,隋唐五代傳;
宋元明清后,王朝至此完。
6、時間軸記憶法。把所有各章、各個朝代發生的事串成一根線,做整體理解和記憶。
7、構建思維導圖。經過動腦思考做出來的知識梳理,印象特別深刻,并且在做出來后很有成就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