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離家出走,無非是兩個原因,或者他要避開什么,或者他要去追求什么。孩子離家出走為什么?無非是逃避學習,逃避家庭,追求自由,追求快樂。如果我們把家庭搞得不是讓他那么厭惡,把學習搞得他還能忍受,他在家庭和學校還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快樂和自由,他肯定不會出走。
以下是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
1、學習長時間受挫
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學習成績上不去,教師經常向家長告狀,家長于是經常給孩子加壓,責罵懲罰,嘮叨不已,卻沒有給孩子具體指導。孩子覺得回天無力,徹底失去信心,為了避免眼前的痛苦,就可能出走。
這就可見,當學生成績長時間上不去的時候,如果教師、家長少點批評指責,多點切實、具體的指點,使孩子有點進步,有點盼頭,不致徹底絕望,他是不容易離家出走的。
2、學習成績突然下降
有的學生本來成績還不錯,因為某種原因突然下降,于是教師、家長給了巨大壓力,孩子無法承受,又想不出擺脫困境的辦法,也可能出走逃避。
如果教師、家長對孩子成績的突然下降不那么大驚小怪,采取寬容等待加幫助的態度,這種學生也不會輕易出走的。這種出走的學生,往往是教師、家長急躁情緒和直線思維方式的犧牲品。
3、人際關系不好
學生也可能因為人際關系過分緊張無法解決而離家出走。關于親子關系緊張,下面再說,這里說學校的人際關系。學校的人際關系主要指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。師生關系很不好,老師對學生有成見,總是挑學生的毛病,甚至冤枉學生,這種事情也是有的。如果這時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地和教師保持一致(他以為這是配合老師工作),學生無計可施,每日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之中,沖動起來,也可能離家出走。學生在學校屢受同學欺負,教師和家長不能有效地保護孩子,急了他也可能出走。有的學生早戀,教師莽撞地通知了家長,家長又屬于簡單粗暴的人,孩子出于恐懼,也可能出走。
4、矛盾家庭
夫妻不和,經常吵架鬧離婚,或者婆媳關系非常緊張,或者家長教育觀念不一致,經常爭執不休,孩子生活在矛盾的夾縫中,也是很痛苦的。弄到忍無可忍的時候,也可能離家出走。
5、暴力家庭
家長動不動就打罵孩子,這是暴力家庭。孩子忍到不能忍受的程度,離家出走是可以理解的。如果這種家長還算正常,只不過脾氣不好或者教育觀念有問題,教師應該盡量勸解,要特別注意少向這種家長告孩子的狀;如果發現家長有心理疾病,應該建議他去治療;情節十分嚴重而又拒絕改正的家長,應該爭取社區或公安機關協助解決。一定要保護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