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在13到16歲這個時期,也就是初中這個時期容易出現(xiàn)叛逆現(xiàn)象,這是孩子到了年齡達到一定身心成熟程度的重要過程。在這個階段,孩子想要獨立,卻擺脫不了父母的束縛。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,想自己做決定,但缺乏足夠的決策能力。他們想證明自己,想被認可,各種矛盾,交織在一起,形成了我們所謂的叛逆……
初中生小孩實在是叛逆怎么辦?
(1)父母——學會用心溝通,懂得換位思考。
父母應該尊重和信任孩子,了解孩子的內(nèi)心世界,信任孩子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,讓孩子參與家庭管理。了解孩子細膩的內(nèi)心世界,與孩子相處融洽。同時,要換位思考,加強與孩子的情感接觸,家長應避免虐待、體罰、哄、挖苦、溺愛、妥協(xié),采取適當?shù)慕逃绞綄Υ涯娴暮⒆印?/p>
(2)教師層面——“表揚鼓勵”代替“冷批評”。
初中生,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初中生,更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、鼓勵和表揚。教師要與學習困難的學生交談,幫助他們樹立“我能學好”、“我能成功”的信念,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善意。叛逆學生的精神是很脆弱的,教育者贊美是一種認可,一種肯定,更能使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(fā)展。
(3)學生——積極的同理心、自制力。
初中生自己也要學會換位思考,以寬容的態(tài)度去理解父母和老師,同時也要把握好自己,不斷提醒自己,虛心接受老師和家長的教育,遇到事情要冷靜,行動前三思,克制自己的暴躁和頑固的情緒。同時,不要停下來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,提高心理素質(zhì),應對叛逆情緒的抵抗力。
(4)借勢
探索初中生叛逆心理的積極因素,做好引導。叛逆心理有一定的積極因素,比如:叛逆學生的自我意識更強,勇敢,堅強,好勝,能求差異,能創(chuàng)新,有的學生在不開心的時候郁悶,敢發(fā)泄,不會有退縮心理上,也不會保守、順從。在競爭激烈的時代,培養(yǎng)學生這些優(yōu)秀的心理素質(zhì)是十分必要的。
初中生小孩叛逆哪些表現(xiàn)?
1、抗拒和依賴。
有強烈的大人意識,對大人的意見有抵抗力,但內(nèi)心并沒有完全擺脫對大人的依賴,只是依賴的方式發(fā)生了變化。童年的依賴更多是情感和生活,青春期的依賴則表現(xiàn)為希望從大人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、支持和關懷。家長可以嘗試與孩子溝通,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語氣,盡量營造和平、民主、包容、開放的家庭氛圍。
2、鎖定和開啟。
一方面,他們逐漸封閉自己的內(nèi)心生活,變得更加活躍,但較少接觸外界。另一方面,也容易感到孤獨,希望得到關心和理解,不斷尋找朋友,一旦找到,就會互相傾訴,毫無保留。作為父母,我們一方面要關心孩子,多和他們交流,另一方面也要給他們適當?shù)目臻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