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的孩子正處在人生中的第三個叛逆期,叛逆期的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。面對犯錯的孩子,家長的教育方式往往是兩個極端:簡單粗暴的打罵或無底限的寵溺縱容。打罵孩子只會一時奏效,孩子會一時臣服于暴力,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,只會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隔閡,孩子甚至因此產生焦慮、叛逆等情緒。而孩子犯錯后一味的放縱只會讓孩子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,最終只能吞下自釀的苦果,那么初中生犯錯家長怎么教育呢?
初中生犯錯家長怎么教育?
第一,教會孩子勇敢面對錯誤。
孩子犯錯了,哪怕難以挽回,也不必過多責備,因為你的責備常常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緒,而對于糾正孩子的錯誤于事無補。責罵會使孩子更無助更恐懼;憤怒會使孩子更自卑更逆反。這時冷靜地與孩子共同面對,教會孩子勇敢承擔責任才是家長最好的選擇。
第二,對孩子的犯錯要多些耐心。
有些孩子犯錯是因為年齡小,在做事時不懂程序和方法,這局限于他自己的認知水平。比如,有些孩子在一開始泡茶的時候,可能不知道先放茶葉后放水;有些孩子因為動手能力還不夠強,自己穿衣服的時候往往把扣子系錯等等。
這時候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,不要急著發火,要耐心地給孩子講解正確的做法或者動手示范,然后讓孩子再試一次。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,不要對他的要求過高。只有讓孩子多動手、多訓練,他的錯誤才會越來越少。
第三,增強孩子的自立能力,減少孩子犯錯的幾率。
孩子能夠從錯誤中獲得教訓或者知識,但是這不等于我們可以無限制讓孩子犯錯。因為,很多低級錯誤完全是能夠避免的。鑒于此父母要增強孩子的自立能力,讓孩子少犯這些“沒有價值”的錯誤。
第四,鼓勵孩子犯錯。
孩子犯錯,說明他主動動手做了。如果他根本連做都不做,完全依靠父母,那么他也就沒有犯錯的機會。從這個角度來講,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創新,鼓勵孩子自己動手,即使因此犯錯也是值得的。
試想,如果孩子沒有失誤的經歷,他又怎么可能學會去操作新的事物?其實,我們每個人也一樣。在進入社會之后同樣經歷過很多錯誤。而正是通過錯誤,我們才學到了正確的為人處世之法。所以,我們尚且不能規避錯誤又何苦要難為孩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