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會面對更復雜的同伴交往,同時學習壓力更大。這時候的孩子還會逐漸面臨感情問題,而且自主性增強導致出現逆反。這種種因素都能導致孩子產生厭學心理不想上學,作為家長,這個時候就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及早發現問題,及早止損。
初中孩子突然不想上學怎么辦?
1、改善孩子學習環境
不良的學習環境比如家庭不和、同學不睦、和老師鬧矛盾等等等,這樣的學習環境會嚴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還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和學習觀,使他們無心學習。所以,首先就必須要改善孩子所處的環境,請家長和老師配合,營造一個重學、樂學的氛圍,消除孩子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產生的厭學感覺。
2、幫助孩子消除學習困難
很多學生都是因為初中學習量突然增大,而本身又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,導致學習吃力,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進度,長時間學習成績差而厭學的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找學習方面的缺點,讓孩子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。如果孩子的功課拉下太多,可以通過請家庭輔導老師或者輔導班對孩子進行課外輔導,讓孩子盡快把拉下的功課補上,以便孩子能夠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,免的進入學習不良循環。
3、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
很多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成績了,而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。當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,心情就會苦悶,就會無心學習,成績就會拉下,最終變成厭學情緒。家長需要觀察和溝通,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沒有得到滿足,比如學習挫敗感、缺玩伴等,找到原因后,給予補償。
4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
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、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。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,人還有愛和歸屬、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。作為學生來講,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,如果,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,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。
5、耐心溝通
初中生不想去上學,這時就需要父母耐心和孩子進行溝通,深入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,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對未來的規劃,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,同時為孩子規劃好未來。
6、建立認同與肯定
很多初中生不想上學有可能是目前所學的知識聽不懂學不會,自尊心強,覺得不好意思,不想上學;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,而孩子目前的能力達不到父母的期望,所以孩子也不愿意上學。這時,就需要父母多鼓勵和肯定孩子,哪怕進步一點點,也要多給孩子正面的肯定,認同孩子,這樣會鼓勵他向更好的方面發展。
初中孩子突然不想上學的原因:
1、學習成績不好
在學校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,但是很多學生從小升初后就沒有跟上學習的步伐,導致學習跟不上,長時間來就會對學習失去了信心,就很容易出現厭學的心理。再加上家長之間也會相互比較,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家長肯定也是會很上火的,學生心理壓力也是會更大,也就容易導致厭學。
2、對于學習沒興趣
討厭上學無非是對學習不感興趣,初中生正是身體發育的最佳階段,內心是一個躁動不安的時期,可能很多初中生的心理想的都是玩,自然對于學習就是沒有興趣了,因為年紀小,也是不知道將來不讀書的后果。
3、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
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自然也就不會有明確的學習動機,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一種盲目性,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而學習,該怎樣去學。有的學生還以為是為父母而學習。因此把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