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,總是習慣于用命令的方式讓孩子服從自己的要求,很少考慮孩子的內心需求,更不會考慮他們的真實想法,所以很容易引起親子之間的矛盾。
15歲孩子叛逆厲害父母怎么辦?
1、有一定的權威性
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和自己也是平等的,同樣有自己的權利。由于孩子的經驗不足,在一些問題上家長更有權力做出最終的決定,也就是說,家長與孩子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,還要有一定的權威性。雖然父母的權威無形中造成與孩子之間的距離,但相對也培養出了孩子獨立的個性。
2、待冷靜后再去同孩子交流
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,肯定是不理智的,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。所以,家長在急躁、心煩、不冷靜的時候,不要教育孩子。待冷靜后,再去同孩子交流。
3、向孩子解釋自己的擔憂或情緒
有些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傾向于用指責或命令的語氣,這往往讓孩子難以接受。親子溝通應該真誠,沒有距離,父母可以非常誠實地向孩子解釋自己的擔憂或情緒,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會讓你難過,或者會讓你擔心、害怕。
4、不可盲目地去批評孩子
在批評孩子的時候,是非常需要講究方法的。家長千萬不要傷到孩子的自尊心,而是要弄清楚孩子做錯事的深層次原因,千萬不可盲目地去批評孩子。
5、給他們自我調適、自我成長的機會
孩子有很多成長的煩惱,有許多不能與外人言說的秘密,啃噬著他們年輕單純、毫無經驗、惶恐不安的心靈;緊張的學業,升學的壓力,與同學相處的摩擦,學習上、生活上、情緒上有任何一點不如意,都有可能激發孩子的怒氣,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,不能再說教,更不能嚴厲,給他們自我調適、自我成長的機會。相信他們一定會慢慢成熟起來的。
6、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
很多時候,父母必須超越自己的角色,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。父母一般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,孩子不順從,在他眼里就成了叛逆。因此,身為父母的,有時必須謙卑,放棄自己執著的思想,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。
7、想清楚原因
在和孩子吵架之后,父母對于孩子或多或少是帶有一定情緒的。這個時候建議先進行休息,放松自己,再來回顧整件事情。父母先反思當時:同孩子吵架的原因是什么?是否自己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帶有其他情緒?或者是對于孩子一再說教都沒有用,自己逐漸失去耐心了?這些問題父母一定慢慢想想清楚后,再去計劃該如何和孩子重修舊好,而不是一味的哄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