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歲的青少年有這些特點,自我獨立意識增強,對同伴關系更依賴,不愿意與父母有更多的情感溝通,自我評價能力提高,想獲取身邊的人更多親睞與關注等等。那么,這些方面看似孩子是走向更為獨立,但在生活中孩子會因為一些事而碰壁和出現煩惱,那么挫敗之后更容易出現逆反心理,因此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,也會遇到困難,不知道咋辦。
15歲孩子叛逆厲害家長怎么辦?
1、不要命令孩子。
孩子大了,自我獨立的要求會越來越強,他們開始有秘密,懂得保護隱私,不再有事情就找家長傾訴,幫忙。而且在對待事物的理解與看法上也開始和家長不一樣了。這原本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,但對于家長來說,一貫乖巧,聽話的孩子,不僅跟自己疏遠了,還跟自己唱反調,這讓做家長的無法適應。故此,她會認為孩子是在和她的家長權威挑釁,她自然不能敗陣下來。所以,家長和孩子關系緊張,矛盾不斷。要想改變這種現狀,最好的辦法便是家長要改掉命令孩子做事的習慣,要在做事前認真聽一聽孩子的想法,繼而讓他有獨立自主做事的機會。
2、生活中少絮叨。
絮叨是家長的通病。很多時候,家長習慣于一件事說很多遍,而且出現問題不是就事論事,而是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也給翻出來說一通,這樣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,更會引起孩子不滿,便會與家長發(fā)生口舌之戰(zhàn)。甚至會因為一時沖突,干出危險,出格的事情。所以,生活中,家長要少嘮叨,在孩子急躁,沖動的時候,要能安撫他,給他的壞情緒降溫。或是,選擇性地先主動退出緊張的氛圍,讓彼此能有冷靜,反思的時間,而后在大家都平復心情的情況下再坐下來好好談。
3、多尊重孩子。
當孩子有不同意見的時候,立馬加以否認。這不僅打擊了孩子,還讓孩子覺得你不了解他,不懂他,不尊重他。所以,很多時候,家長越是不讓孩子干的事情,孩子就越干,而且越來越不會告訴你,自己偷偷干。其實,到了15歲,孩子非常想得到他人的認可,他們開始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,會希望得到表揚,贊賞。這時候,作為母親,一定要多鼓勵孩子,獨立地去解決問題,而且會給予他一些建議性意見,供他認真思考后,選擇性地去采納,最終將問題解決掉。
4、多陪孩子參加一些親子活動。
家長要多關注孩子,發(fā)現孩子感興趣的事情,從而有機會也加入其中,成為有共同愛好的母子。很多時候,就是在這種親子活動中,便能很好地讓彼此通力合作,相互幫助,最終目的達成。生活中,少年人喜歡手辦,喜歡游戲,喜歡養(yǎng)寵物,只要孩子不是癡迷,上癮,都無需強加干涉。而且,自己也可以多了解這些方面的知識,可以和孩子有更深層次的交流,這樣,孩子自然會和你有話說,而且不自覺中便會增進了母子間的情感,讓心離得更近。
15歲孩子叛逆厲害家長怎么教育?
1、控制情緒,以身作則。
如果父母失去控制情緒,大喊大叫,毆打和責罵孩子,他們將無法為孩子提供正面的示范。而且父母在教育孩子時,“身教”比“言傳”更重要。如果父母的言行不能一致,孩子自然就不會乖乖聽話。如果,家長能處處以身作則,那么家長的一言一行就會成為孩子的表率,這不僅可以樹立和提高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,還可以牢牢地把握住教育管理孩子的主動權。
2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。
教育孩子,交流、溝通和理解非常重要。解決孩子叛逆問題的關鍵在于父母教養(yǎng)觀念的轉變。家長應學會耐住性子聽孩子把話說完,不要急于下判斷,信任孩子有處理和判斷問題的能力,這對敏感的叛逆青少年來說,是一種尊重。
3、父母言行一致。
父母在教孩子時,應重新審視一下自己,比如不能邊打麻將邊讓孩子去學習,要力爭及時發(fā)現問題及時改正。
4、多關心孩子。
父母應多關心孩子,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、學習情況。在孩子不愿多講的情況下,家長應反省自己,放下家長的架子,與孩子做朋友,這樣更容易走進孩子心里,多關些關懷,少些嘮叨。
5、調整幫助策略。
孩子的叛逆行為表明,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。父母和家庭成員對孩子的行為、態(tài)度和生活方式影響大,孩子將直接學習大人的思維方式、情感和行為。為了改變孩子對情緒和叛逆行為的沖動處理,父母必須學習不同的策略和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