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歲已經到了孩子的叛逆期。這個時候,孩子往往有兩種極端的表現,一種便是行為比較外顯,開始不聽話,脾氣暴躁,各種叛逆,和家長做對,甚至還會有沖動,過激的行為。另一種便是沉默寡言,開始不愛跟父母交流,變得異常冷漠。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方式很重要,家長們一定要用對方法!
跟15歲兒子鬧矛盾了怎么處理?
1、家長先控制孩子情緒
當與孩子溝通言辭激烈的時候,家長對情緒的控制管理,直接影響到和孩子溝通的結果,讓自己先離開那個環境,冷靜下,在溝通;在溝通處理事情的時候,家長試著緩和氣氛,暫時先避開這個話題旋渦,引導孩子先說出自己的想法,哪怕這個想法目前完全不能接受,也讓孩子自己先陳述完,然后再針對孩子的想法一一的給予解答以及客觀的評價,再與孩子商量對策。
2、向孩子坦誠錯誤
當家長和孩子吵架,父母做錯了,就要向孩子坦誠錯誤,不要認為家長犯錯可以不用道歉,那樣會讓孩子感到不解和困惑的;如果孩子錯了,就要問問孩子錯在哪里了,該怎樣做等等,盡量讓孩子自己說出來,這樣可以更好的讓孩子從中吸取教訓。
3、學會接納
對于不少人來說,接納說起來比較容易,但是如果要求我們這樣去做的話,可能實施起來會比較困難。想要接納待他人,首先要學會關心他人,然后要贊賞對方,這樣即便與孩子發生沖突的時候,也可以敞開心扉的去交流。
家長與孩子發生沖突的時候,首先要想到一點,對方是一個人,他有自己的思想。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當中,家長需要告知孩子,應當站在對方立場去考慮事情。如果與別人發生沖突的時候,假裝沒看到或者是假裝尊重,就是在散發敵意。
4、就事論事的和孩子講道理
如果孩子做錯事情,家長要注意應該就事論事的和孩子講道理,不要揭孩子傷疤,不能把以前孩子做錯的事情都拿出來,這樣對孩子是不公平的,很容易傷到孩子自尊心。過去的錯誤,孩子吸取教訓的,都應該一筆勾銷。除非孩子是犯了老錯誤,那就要好好的和孩子進行教育了。
5、學會適可而止
當人們在沖突不斷升級的對話中,很容易會說出一些或者做一些讓自己后悔的事情,因此在與青春期孩子沖突激發之前就要學會收住,學會有意識地克制自己的情緒,避開沖突。
如果你的孩子在與你的交談中提出不想談論這個話題,或者提出現在不要說這個話題的時候,請你不要死纏爛打,要懂得尊重他們的意見和需求,給他們時間,當孩子們覺得事情可以面對了,有意愿再回來和你們談這些話題的時候,再重新開始,千萬不要過度勉強他們。
6、理解
雙方意見左右不一致的時候,應當更好地去傾聽對方的心聲,然后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,這才是真正的理解。整體概括一下就是先需要傾聽共情,然后站在對方立場去思考問題,通過對方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,也就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同理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