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時期,孩子們通常活得沒心沒肺,不太在乎美丑,不太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,總是活得很灑脫的樣子。但進入青春期后,隨著身體和心理的不斷成熟和發育,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差距,會開始自卑,對自己不自信。家長看著孩子這樣也很是著急,但是家長該怎么幫助孩子呢?
13歲孩子自卑不自信怎么辦
1、不給孩子貼標簽
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,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人。如果父母給孩子貼上“膽子小”的標簽,那孩子就會向這個標簽靠攏,變得越來越膽小。因此,不管在什么時候,家長都不應該隨便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簽,“懦弱”“笨蛋”“懶惰”等等這些不好的標簽會讓孩子變得跟標簽里描述的一樣。
2、幫助孩子自己認可自己
孩子的自卑心理很多都來自于不相信自己,什么事都不敢做,覺得別人會看不起自己,這時候我們就要幫助孩子來自己認可自己,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最棒的,最優秀的。然后我們家長也要相信他們只有家長先相信他們,他們才會自己相信自己,他們只有自己變自信,才能更有說服力,讓別人也相信他們。
3、不要把你自卑的孩子和別人進行比較
自卑的孩子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怕和別人比較,因為他們本身就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,這時候如果我們拿他們和別人比較的話,他們就會更對自己也感到失望。雖說我們千萬不能把自卑的孩子和別人進行比較,不要挫敗他們,要讓他們變得有信心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。
4、給予孩子積極的語言暗示
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,改變消極的心態。家長們可以有意識地用“你很聰明”“你很健康”之類的積極語言為孩子打氣,或教孩子這么為自己打氣。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,在語言暗示后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。
5、全身心接納孩子
所謂全身心接納孩子,也就是不管孩子優秀不優秀,都要無條件地愛孩子。而不要因為孩子表現優秀,家長臉上就充滿笑容,孩子不優秀,父母就覺得孩子丟了自己的臉,就對孩子不好。接納孩子,也就是看見真實的孩子。不管孩子內向還是外向,不管孩子是動作太慢還是動作麻利,那都是真實的孩子,接納孩子的所有,然后再陪著孩子一起成長。
6、多鼓勵孩子
有句話說得好:“鼓勵可以讓白癡變天才,謾罵可以讓天才變白癡。”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,都希望能聽鼓勵的話。家長的鼓勵,會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優點,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,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。過多的批評,容易讓孩子自卑,讓孩子懷疑自己這不行,那不行的,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障礙。
7、體驗到成功的喜悅
很多孩子失敗幾次害怕,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,會變得自卑。因此,家長可以適當地為孩子安排幾次機會,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。同時,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,再次點燃他們對生活的斗志和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