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學習方法對于初中生的學習也是很重要的,但最重要的還是孩子能夠對學習提起興趣。只有這樣,孩子自己才會更愿意去學習,而加上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也就能讓孩子在初中取得較好的成績,那么在初中如何找到學習方法呢?
初中如何找到學習方法
1、不要給學習留盲點
大家都知道,勤奮才是學習真正的捷徑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有很多初中生總是在由于懶惰或好于面子,在學習上積累了很多盲點。要知道學習上的所有盲點,都會成為你的絆腳石,在考試的時候,將你狠狠的絆倒在地上。
初中生一定要把學習上的各種問題理解透徹,會就是會,不懂就是不懂,學習需要大家有刨根問題的精神,只有把所有的疑點都解決掉,自己的學習水平才會上升,成績才能提升。
2、積極思考,努力把握獲取知識的主動權
其實學生能不能開動腦筋,積極思考是課堂學習的關鍵。因此,我們在課堂上不能只是張著嘴巴等老師“喂”知識,而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、提高能力。
具體來說,就是對老師所講的知識要多問幾個為什么,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,不同的側面去分析和理解,將問題進行加深和拓寬。只有這樣,才能將知識真正把握,從而做到舉一反三,觸類旁通。
3、學會總結考試知識點
看到一個題目時,先不要著急,首先分析一下題目所考的是哪一個知識點,做到心中有數,再進行相應的回答。其次,就是在學習的時候自己要多注意總結,比如說,數學常考的圖形問題,先總結出考試一般都考哪幾種題型,每一種題型都有哪些解題方法,這樣在考試中再遇到這種題型就不會不知所措了。
4、考試時,先挑會的題目做
考試時,不管什么科目,答題按順序做,遇到不會的題目先放過,先做自己有把握會做的題目,做到能拿分的題目絕不丟分,避免出現在不會的題目上浪費太多的時間,出現答不完試卷的情況。
而且做完所有的題目后,還是要再回過頭來看那些需要花費時間分析的題型。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要檢查一下試卷,所以在平時的做題中要練習自己的答題速度。
5、用好“錯題本”
首先就是要經常查看“錯題本”。之所以出錯,主要是因為知識點掌握的不扎實,所以對待錯誤要經常“見面”;其次,同學間要交換“錯題本”。互相借鑒,互有啟發,在“錯題”中淘“金”,以便共同提高;最后也就要注明錯題原因。建議在“錯題本”上完善幾個功能,就像模塊一樣,讓“錯”變得非常清晰,如:標出“概念錯誤”“思路錯誤”“理解錯誤”“審題錯誤”等錯誤原因;標出“錯誤知識點等”;寫出答題的方法和技巧等。
6、追根溯源,尋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
學習最忌死記硬背,特別是理科學習,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,所以不論學習什么內容,都要問為什么,這樣學到的知識似有源上水,有木之本。
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范圍,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,但這并不要緊,要緊的是對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,好奇心,這往往是培養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,更重要的是養成這種思考習慣,有利于思維品質的訓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