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歲男孩剛剛進入青春期,青春期身體迅速發育成長,也會導致心理極速變化,開始出現獨立意識。這個時候孩子提出不想讀書的要求,多半是很久前對學習就不感興趣,所以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,給孩子良好的讀書環境,讓孩子有讀書的習慣,以及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。
12歲男孩不想讀書怎么辦?
1、家長自省
家長要承認教育上的錯誤,沒有下功夫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。家長應該在自我反省基礎上跟孩子傾心交談兩三次,檢討自己的缺點,聽聽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,跟孩子一起下決心,一點一點趕上去。家長千萬不能再重復過去那種簡單、粗暴的做法,家長的態度是孩子轉變的重要因素。
2、請教老師
跟孩子討論,分析孩子的主要問題在哪里,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。對孩子的學習情況要一科一科分析,對其中學習最差的科目,學習態度、方法、具體內容仔細分析,問題找得越準越好。
3、責任轉移
把學習的責任交還給孩子,讓他們對做什么作業、考什么大學,都能自己負責,同時讓孩子每周、每天都還能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。如果有些孩子自覺性還不夠,無法完全自己負責,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溝通,根據孩子的年齡及能力逐步放手,但是需要明確父母和孩子雙方的界限。
4、追求夢想
有的孩子夢想做科學家,有的孩子夢想做歷史學家等,這些夢想都是長遠目標,不能馬上實現,所以還要教孩子學會拆解目標,把大的目標拆成一個個小的目標,把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結合起來,分步驟地羅列出來,一步一步去實現。
5、激發興趣
對學習喪失了興趣也是導致很多人產生不想上學的念頭的原因。因為對學習興趣不大,所以往往成績也不是很理想,成績不好就愈發不喜歡學習,如此反復就會讓人心生退意。所以家長要負起責任,主動想辦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。
6、更多鼓勵
如果孩子的表現有了一些微小的進步時,一定要記得鼓勵和表揚孩子。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自己想要的“獎勵”方式,即使孩子的要求是多看一會電視或者多玩一會游戲都沒關系。因為,孩子付出了努力,表現有了進步,家長采用表揚的方式就會“強化”孩子的表現,以后孩子取得進步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大。
7、樹立信心
孩子不想學習,大多是因為學習太困難,打退堂鼓。所以,孩子學習有困難,父母著急不應表現在臉上,更不可惡言相向。作為父母,即使自己心里著急,也要耐著性子不斷去鼓勵孩子,要讓孩子保持信心,相信自己付出的努力,可以追趕上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