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歲女兒叛逆厭學家長怎么辦?
1、學會傾聽
擺正好溝通的態度,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,叛逆期孩子做出的叛逆行為一般是有目的和內因的,有的可能想要滿足自己的某種欲望,有的可能想要獲得某些東西。因而在傾聽的同時,家長也要追溯自己在平時的教育中是否存在某些不足,比如對于孩子溺愛,讓他變得有恃無恐,比如對孩子缺少關心,讓孩子獨立的太早,沒有在孩子依賴父母的關鍵時期給予家庭的溫暖。
2、放下作為家長的架子
父母要放下作為家長的架子,不要認為孩子還小,幼稚,而是耐心地和他們談談,父母與孩子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代溝,有時不理解孩子也是正常現象,所以父母就要以啟發誘導為主,讓彼此都明白各自的想法,同時也要提醒自己,要保持冷靜,切忌急躁。這樣,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沖突。
3、與孩子商量解決矛盾的辦法
若家長自己尋找的方法難與孩子達成共識,可試著與孩子商量對策。如,孩子要和同學去較遠的地方,家長極易反射性回絕。若將自己所擔心的安全、健康等問題提出,讓孩子自己考慮讓家長放心的對策,久而久之,他也會懂得為自己考慮。
4、改變原有溝通方式
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,了解哪些溝通方式令孩子不滿,并反饋讓家長感到難過的方式,一起探索新的溝通方法。若孩子覺得父親說話總板著臉,面對父親時便會不耐煩。父親會覺得孩子不禮貌,并表現的更為嚴肅,談話就升級為沖突。但若雙方了解對方的感受,改變溝通方式,矛盾便可避免。
5、重新認識孩子
了解他的世界。家長往往過多關注和督促孩子學習,這種單一的溝通無法讓孩子開啟心扉。若要孩子接納,家長應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狀態、感興趣的事。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,家長也應支持孩子去做感興趣的事,從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狀態。
6、保持冷靜
心急的家長要提醒自己保持冷靜,等孩子冷靜下來再溝通。總之,要從根本上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,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好好溝通。當然,如果孩子病情嚴重,家長的耐心教育和指導就不再奏效。
7、真誠對待孩子
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,語氣可以緩和些,讓孩子更容易接受,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,家長可以真誠跟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,讓孩子明白家長會為自己的行為擔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