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三學生學習壓力相對比較大,面對沉重的課業負擔,一些學生難免會存在厭學心理,甚至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。遇到這種情況,家長朋友們不要慌,我們要分析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,給出全面、有效的解決方法,幫助孩子們適應校園環境,擁抱校園生活!
不想上學怎么辦初三?
1.注意與孩子溝通
如果一名初三的孩子告訴父母他不想上學了,那么家長聽了肯定特別生氣。作為家長,首要的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降低自己的焦慮,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,詢問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,是因為課業負擔過重,還是與同學發生了矛盾,找出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,看孩子有什么訴求和苦衷。然后,對癥下藥,幫助孩子解決其在學校遇到的問題,消除孩子不想上學的心理。
2.學會理解孩子
上學是孩子的本職,不想上學說明孩子面臨著巨大的壓力,家長要換個視角,站在孩子立場想問題,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,與孩子共同面對壓力與困難。很多初三學生覺得父母不夠理解自己,面對代際差異,他們有這樣的心理很正常,家長要學會理解孩子,給予其足夠的包容,并讓學生看到家長所作出的努力,這樣有利于進一步溝通。
3.尋求教師幫助
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,要及時與學校、老師、同學溝通,尋求他們的支持與幫助,幫孩子順利回到學校上學。如果是心理問題,需要向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求助。
如果是疾病原因導致孩子不想上學,那就要積極就醫。如果在溝通過程中,孩子情緒過于激動,先想辦法幫孩子請假,讓孩子能休息一下,給孩子一個冷靜的時間,待孩子的情緒穩定了,再跟孩子好好談談,共同找解決的辦法。
4.適當進行親子活動
有效的親子活動能夠克服孩子的厭學心理。比如,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戶外活動,親近自然,使雙方都產生令人愉快的“多巴胺”,那么不管多壓抑的心情,和孩子在戶外跑一跑,跳一跳,也會減輕很多。
同時,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去文具店買新的筆記本和漂亮的筆。通過這種方式,使孩子整個人會精神振奮,信心滿滿,期待著新學期的到來,在新筆記本上一筆一劃,認真地記筆記,重啟想做“學霸”的決心,幫助孩子克服不想上學的心理。
5.不要打罵孩子
很多家長聽到孩子說自己不想上學,第一個反應便是打罵孩子。這種做法是錯誤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想上學就動手,或者,直接批評孩子,把對方說的一無是處。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。
如果父母這樣做,不僅會拉遠與孩子之間的距離,還會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,不愿意與父母溝通,甚至使其厭學情緒愈發嚴重。因而,面對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,家長首先應該做的不是打罵孩子,而是用正確的方法與孩子溝通,對其進行心理疏導,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