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歲孩子叛逆不想上學是現在社會上存在的一個問題。家長一提到孩子叛逆就十分緊張,怕孩子做出什么危險的舉動,其實孩子進入叛逆期,不是說完全不可理喻,只要家長能夠用合適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引,孩子依然會在正確的道路上走的很好。
12歲孩子叛逆不想上學怎么辦?
1、密切親子關系,從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開始
很多父母對孩子說得最多的就是這三句話:“作業做了嗎?”,“考得怎么樣?”,“好好學習啊!”。這還算好的,不打不罵嘛。有的孩子說:我媽說她愛我,我看她只愛分數。當父母的換位思考一下,孩子這么說是不是也有孩子的道理。
用欣賞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孩子。如果父母能從各個方面賞識孩子,而不是打擊和排斥的話,孩子的自信就會提高,能感受到父母的接受和認可,親子關系也一定會大有改善。
2、不要提過分的期望,培養孩子的自信心
家長對孩子提很高的目標,孩子也很難達到目標,這就使孩子會認為是自己沒用,在學習上也取不到任何進步,孩子就極易產生厭學。
其實,對孩子期待高、嚴厲不能說是一件壞事,但是脫離孩子自身的能力,過分的高期望就超出孩子自身的承受的范圍,就很容易失敗,家長也沒有給予孩子及時、正面的鼓勵和肯定,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讓父母失望了,造成自信心嚴重的不足,情緒也會一直很低落,無法積極認真的去學習,最后很可能出現厭學的想法。
父母需要做的,是放下自己過分的期待,讓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路,不要一味的否定孩子的決定和選擇,可以主動的幫助孩子分析其利弊,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和協調,做到真正接納,這樣孩子才能感覺到自己也是能被尊重的,才更愿意與父母交流,減少一些叛逆的行為出現。
3、使用有效的溝通方式,多方面觀察孩子
當孩子出現厭學、做錯事時,家長不要過于生氣、驚慌,也不要采用一些“打罵”的方式來教育,用這些方法,孩子根本聽不進去,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溝通方式不對,觸動不了孩子,當然毫無效果。
父母要從第三方的角度去觀察、了解孩子出現這些異常情況的原因,先找到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,才能選擇有效的溝通方式,防止孩子厭學問題加深,千萬不要使用暴力的手段進行教育,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。
父母想要選擇正確有效的溝通方式,先要對孩子說他們感興趣的話題,產生共鳴后,再把我們想表達的內容、想法循序漸進的融入對話中,孩子才能聽的進去,也要認真去傾聽孩子自己的想法,溝通效率才會更高。
4、挖掘孩子的潛力,找到未來方向
家長首先自己要清楚成績好壞并不能代表一切,無論成績好壞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長處和缺點短處,家長應該仔細客觀地看待。 每個孩子找到和發揮自己優勢,都能過好自己的一生,家長在評價孩子時,不要一直吐槽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,到了最后真的過得“不如別人”的時候,家長就后悔莫及了。
家長就要做到當孩子獲得成功,哪怕只是做對了一些小事,家長也需要及時的做出肯定的反應,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奮斗。多方面的去觀察和理解孩子的小世界,用多元的眼光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,達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5、多鼓勵孩子,留心孩子的每一次改變
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,尤其叛逆的孩子自尊心更強。做什么或學什么,總想做到最好,總想得到父母的認可。作為父母我們不能一直打壓式,總是與別人家孩子相比較,留心孩子的每一小點改變和成長,并給予肯定。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關心,同時,讓他們認可自己的存在感。
6、讓孩子體驗學習的樂趣
例如,對于一個從未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,家長可以調整家庭作業的難度,讓孩子先完成簡單的練習,從而給孩子一種成就感,逐步調整家庭作業的難度,建立學習的信心。
7、適當的獎勵
幫助孩子設定努力后可以實現的學習目標,鼓勵孩子完成目標,在出現負面情緒時積極調整,完成目標后給予適當的獎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