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回想起我的學生時代,在初二的時候,我身邊就有同學不想上學,輟學回家了,但是我好羨慕這樣的同學,覺得他們好灑脫又好自在,不用受學校的管制,可以自由闖蕩,但現在想想,那個時候初中沒畢業的同學,他是需要經歷多少磨難,遇到多少挫折啊。所以,現在面對不想上學的同學,我希望作為家長,一定盡力引導孩子,勸孩子迷途知返。
初中沒畢業不想上學了怎么辦?
1、讓孩子明白“學生”這一詞的真正含義
所謂“學生”,就是學習生活、生存和發展的技能技巧。要生活、生存和發展,必然會面對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,人生本來就是由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的珠子相串而成的,我們要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的生存,就必須學會以快樂的心態去面自己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。
2、強調知識的重要性
孩子不懂學習能有什么用,但是作為大人,一定要告訴孩子。現在很多的崗位都是學歷的限制,沒有學歷,你再優秀,人家也不要你。
3、減輕壓力
假如孩子覺得學習過度緊張,壓力大,擔憂自身考不太好。則告知孩子無須把成績看得太關鍵,要是竭盡全力就行,如果是早已很刻苦,還是考不太好,就會有可能是學習的方法不對,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剖析怎能合理地學習,和孩子一起找到好的方式 ,助孩子一臂之力。
4、找到孩子的閃光點
多予以贊揚和肯定,樹立孩子的自信心,如果孩子開始有厭學的現象,那么家長和老師都要做到,及時肯定孩子的閃光點,肯定和表揚,滿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求,面對學習差的孩子成長,家長絕不能一棒子打死,更不能諷刺挖苦孩子。
初中沒畢業不想上學的原因:
1、主觀原因
許多孩子自身比較懶惰,怕苦怕累,總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苦很累很乏味的事情,一看到書就頭疼總想找機會逃避學習。或者有的孩子在學習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,但每次考試都不理想,他們就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,開始厭倦學習,厭倦上學。
2、自尊心作祟
首先,很多孩子,尤其是學習不好的孩子,都非常討厭去學校。尤其是以成績著稱的學校,不管是什么,形成風氣之后都會是非常可怕的。學習風氣也是如此,有些家長會很奇怪,難道學習風氣好,也是一種錯嗎?首先,當形成學習風氣之后,很多人會對學習不好的孩子抱著零容忍和歧視的態度,包括很多家長也會這樣。
3、青春期作崇
進入初中的孩子臨近青春期,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會有很大的變化,這些變化很可能成為孩子厭學的內在因素。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后對自由空間的需求就會增大,然而家長看不到孩子的需求,只是按照原有的應試教育,耳提面命式的方法與孩子溝通,這樣就會與孩子內心的渴望產生矛盾,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,從而厭惡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