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是比較注重孩子的教育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,但是初中孩子一般都會有叛逆期,難以管教,經常會和父母對著干,那么這時候就會讓很多家長心中非常的傷心,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做,才會對初中生有一個更好的幫助,也能夠讓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中。
初中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?
1、尊重孩子的人格
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。有的父母對子女過于嚴格,處處訓斥子女,支配子女的活動,使孩子言聽計從。這樣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養的,但因他們的獨立人格沒有受到尊重,往往表現出自我抑制,沒有信心的個性特點。
2、接納孩子的缺點
接納孩子的缺點,允許初中孩子表達負面情緒。家長允許孩子說不,接受他們與父母不同的觀點、意見、感受和要求,而不是在遇到分歧、反對、不從和別扭的時候,要么勃然大怒,要冷漠待之。
如果父母拒絕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,強迫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,那么孩子會逐漸變得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。一旦產生負面情緒就感到緊張和內疚,甚至都不敢哭,強作歡顏,故作堅強,內心則處于彷徨無助的狀態。
3、控制自己的情緒
很多家長在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,非常容易動怒,對孩子說一些批評的話,甚至還會動手打孩子,但是這樣做對孩子的管教沒有一點用,反而容易讓孩子養成叛逆的心理,跟家長對著干。其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,家長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,保持溫和的脾氣,孩子才能聽進去家長說的話,其次要判斷孩子的行為到底有沒有錯,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大意錯怪了孩子,會讓孩子內心很失落。
4、身教重于言教
所謂教育孩子,實際上是教孩子怎樣生活、怎樣做人。每個作家長的人都應該明白,當我們教育孩子應該如何時,應該注意到我們自己是否正在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些道理。孩子也在察言觀色,他們會從我們身上學習生活。如果孩子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、忙于學習提高、忙于勞作,孩子也會珍惜自己的學習時間。
5、不能給學生溺愛
作為家長千萬不能給孩子過多的溺愛,一定要讓孩子在逆境當中去成長,因為在生活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,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,一定要自己去跨越,還需要讓孩子自己去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問題,這樣有可能會讓學生知道,在上了初中之后,面對自己的學習就需要提高警惕,還需要提高注意力了。
6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
作為初中家長,我們不妨留心觀察一下,凡是每年中考過后沒有考上高中的初中生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,初中三年沉迷游戲,貪圖玩耍,貪圖安逸,貪圖享受,最終導致初中三年學業荒廢,那么他們為什么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呢?根本的原因就是,這些孩子的心目中沒有時間觀念,所以他們把應該學習的時間用在了吃喝玩樂上,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,讓孩子學會珍惜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