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二是初中的分水嶺,特別對于學好數學。很多同學進入初二后,數學成績會大幅下滑,有些甚至會下降40多分,都說八年級是一個坎兒,但這個坎兒也太深了。初二數學成績差怎么補救呢?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。
初二數學成績差怎么補救
1、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。事實上,大部分學校在教數學的時候,只剩下這么一條了,即給大家灌輸了很多數學知識,而且生怕大家記不住,還讓大家做了很多練習題。沒有數學知識肯定解不了難題,但是光有數學知識是不夠的。
2、培養邏輯能力。學生需要能從已知條件得到結論,需要一步步推理得出來,這一點我們大部分中小學教學做得都不好。為了應試并且快速見效,學校讓大家對解題方法死記硬背,忽視了背后的邏輯性。而遇到所學的解題技巧沒有涵蓋的所謂難題,當然就不會做了。
低水平的老師和笨的學生,總是試圖采用題海戰術,覆蓋各種考試題。好的老師則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,而好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也是平衡理解力、邏輯能力和基礎知識三者的關系,做到事半功倍。
那么,怎么知道自己的邏輯訓練合格了?很簡單,對于讀完初二的學生,學完幾何書的前兩章,即了解了點線面等基本概念和幾何學的五條公理,自己合上書能把全書所有的定理推導出來。
3、學會及時總結拔高。
想要學好數學,首先得語文基礎好,這樣才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,能確保讀懂難題的條件。其次是要培養邏輯能力,簡單的說就是看到一個問題知道如何解決的能力。比如看到一道應用題,你需要考慮是用數形結合方法做?還是利用設方程思想去做?選擇好了方法之后,你需要知道該方法的流程是什么。比如用數形結合方法的第一步是畫圖,用設方程的第一步是把哪個未知條件設為x。
最后,為了訓練這兩個能力,需要學習一些數學知識,也就是說那些知識的學習,只是手段而已,不是目的。很遺憾的是,對于大部分人來講,學數學時忘記了目的,因為學校太在意手段本身了。
孩子必須培養好的學習態度
初一初二的數學難度并不太大,大多數內容其實都可以靠小學的基礎來解決。除了幾何外,實數整式分式根式計算和應用題幾乎都和小學基礎有極大關系。小學基礎好的同學,如果理解能力又較強,那么只需要老師稍加指點,孩子可以迅速掌握初一初二數學。
其實初一初二數學差的同學,有不少符合這種特征。特別是重點中學的學生。他們基礎好,理解能力也強。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在初中上課不聽講,或者不完成作業,導致數學成績差,那么完全有逆轉的可能。
很多孩子數學成績差的原因是學習自信心不足,初一階段的學習內容相對比較簡單,題目的難度也不大,這些孩子還能勉強應對,學習成績還過得去。但是,進入初二以后,知識點和題目的難度都有所增加,這些孩子就會出現成績急劇下滑的問題。
其實,并不是他們學不好,而是他們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,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,就采取囫圇吞棗的學習方式,遇到有難度的題目,就干脆不做了,得到正確答案以后,也不深究這些題目涉及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,自然就會出現成績下滑的問題。
所以,家長要引導孩子建立學習自信心,一方面要讓孩子明白學好初中數學的難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,只要沉下心來梳理基礎知識點,總結解題方法,就能穩步提高數學成績;另一方面要讓孩子明白初中數學考試的難度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大,以基礎難度和中等難度的題目為主,只要把這部分題目的分數拿到手,就能取得不錯的考試成績。只要孩子意識到了這兩點,就能逐步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