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歲的孩子正處于初中階段,中學生,很容易產生叛逆心理,其實是這個時期所必然出現的很正常的心理過程。
13歲女孩早戀叛逆期怎么引導?
首先,要充分認識叛逆心理是中學生青春期的正常心理特征。
不要以為孩子有些叛逆行為是刻意而為之,其實只要家長、老師全心全意,都能心平氣和地和學生就事論是、講道理,學生的叛逆心理很快就消失了。
其次,平等民主教育是消除叛逆心理的主要手段。
這就要求老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時,要充分尊重孩子。他們應該以平等和友好的方式與孩子交談。永遠不要專橫獨裁,耐心教育他們,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悔改,不要過分責備他們。
最后,要多和孩子交流交流,學會傾聽。
大人小孩都有不同的看法。我們眼中的小問題在孩子眼中可能是大問題。我們不妨仔細聽聽他們的意見,然后發表自己的意見。了解學生的感受,多和學生談一些自己關心的話題,站在自己的立場上,自覺地談談自己的觀點,幫助孩子解決困惑,這樣才能真正觸及內心。叛逆心理自然會消失。
13歲女兒叛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:
首先,傳統觀念影響了一些父母。
長期以來,中國一些家長的專制思想依然存在,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缺乏民主手段,總認為孩子還沒有成熟,不能聽話,不能有自己的觀點,否則就是在“挑釁”。因此,孩子很少把父母當成自己的知己,以免做錯事,事后得到父母的責怪。很多中學生認為自己做錯了,最反感的是父母的責怪,而讓他們反感的原因是父母的霸道態度。
其次是部分家長認識錯誤,教育方式不當。
有的家長缺乏常識心理,對孩子的教育操之過急,方法簡單粗暴,往往忽視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,尤其是孩子疏忽大意,不與孩子分析錯誤并加以糾正。商量對策,教育過程中責罵甚至打孩子,使孩子在犯錯時感到孤立??,產生叛逆心理;有的家長認為,只要主觀上對孩子好,就不用注重教育方法。
第三,父母與孩子缺乏雙向溝通,造成思想矛盾。
隨著孩子的成長,獨立意識越來越強,要求有自己的做事方式,不想受到過多的管教,有的父母出于對孩子的保護,一切為了孩子,讓孩子渴望獨立,父母照顧不當,容易產生思想上的沖突和矛盾。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,很少和孩子說話,不進行思想交流,只是制定了一些嚴格的規定來約束孩子的行為。因此,作為一個13歲的中學生,沒有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,缺乏與家長的溝通,很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。
第四,學校教師的教育方式也是導致學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。
一些老教師不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,居高臨下,指導學生怎么想、怎么做,不與學生交流思想,共同探索;當學生犯點小錯誤時,教師不與學生交談和教育,經常訓斥或直接邀請家長到校“告狀”,容易激起學生的反叛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