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孩子的成長中,叛逆期是逃不過的一個階段,很多家長在面對這個階段都會手足無措。沒有辦法明白原來那么聽話的孩子,怎么就一下子變成了無論什么都要和父母對抗的樣子。但往往是這樣,才需要家長振奮起來,用積極的態度去教導孩子。
12歲小孩叛逆期怎么辦?
1、多傾聽
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要多一些尊重、理解,當孩子有話說時,不要著急打斷,要學會傾聽、多聽少說,少提建議、少批評、少指導、多理解。理解孩子做法之后,孩子才會愿意把更多的想法告訴父母,父母對孩子的了解才會更全面,才能更好地應對孩子的叛逆期。
2、接納孩子
12歲的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,什么都懂,甚至比爸爸媽媽懂得還多。這個特點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什么事情都想做主,爸爸媽媽必須聽他的。因此,家長可以多和孩子溝通交流,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,并贊揚孩子的獨立性,接納孩子,贊揚孩子,從而認同孩子的行為和想法。堅持下去,孩子叛逆程度會慢慢得到改善。
3、換位思考
其實每一位家長也是從叛逆期長大的,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,要多換位思考,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,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,找出問題的原因,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。
4、及時肯定和鼓勵孩子
青少年雖然已經不小了,但畢竟還沒有成年,思想和品德都沒有完全定型,所以家長應該抓緊時間實施鼓勵教育,肯定孩子正確的行為。
5、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
在很多家庭中,父母們對孩子并沒有給予足夠的尊重,他們習慣于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來管教孩子。而這也使得孩子的想法更容易被選擇性忽視。懂得尊重孩子的家庭才能夠實現民主氛圍的營造。
12歲小孩叛逆期的特點:
1、依賴和獨立共存
12歲的孩子,會表現出成人的感覺,自己逐漸有了獨立意識。盡管在生活中,對家長也會有一定的依賴,但,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干預過多,孩子就會感到厭煩,聽不進家長的話。但是,由于缺乏生活經驗,經濟上無法自立,又不得不依靠家長。
2、成功與幼稚共存
孩子在12歲左右時,就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。渴望別人的尊敬和理解,在做事的時候,會模仿大人的思維方式。可是,卻因沒有生活經驗,出現了較大的盲目性,表現了孩子的稚氣。
3、開放與封閉共存
孩子逐漸進入叛逆期,就會出現性格和思想上的不一致。這個時候孩子需要找個發泄的對象,傾訴一下自己的心事。但如果沒有合適的訴說對象,孩子就會比較封閉,只能用日記等方式記錄心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