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初中生,家長需要制定長遠的目標,但更重要的是要把長遠目標分解,分解成一個個逐步前進的小目標,這樣孩子才能保持學習的動力。家長還可以設置一些獎勵,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。
上初中的女兒不想上學怎么辦?
1、明確目標
讓孩子樹立正確的目標和方向,是孩子是否有學習動力的關鍵。如果孩子沒有目標和方向,孩子就不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么,孩子就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,整天渾渾噩噩,混日子,更談不上朝著目標去努力學習。
2、采用正確的方法教育
家長多給孩子一些激勵認可、少給孩子一些諷刺挖苦,經常與班主任、代課教師溝通,全面關心孩子的健康發展,使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和興趣,不要求學生做得最好,但要求他們能做得更好。
3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設定預期
家長對孩子學習狀態的估計要客觀,期望要合理。不應該把自己沒有滿足的求知欲加到孩子身上,把失去的東西從孩子身上得到補償,而對孩子的期望過高。這樣會使孩子在超負荷的運轉中,對學習和掌握知識產生厭恨。應該正確的做出估計,既不要盲目樂觀,更不能低估。
4、樹立信心
家長應該對孩子適當地降低要求,創設情境,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、體驗成功的喜悅,增強信心、克服自卑,要多傾聽、多寬慰、多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心境,糾正厭學情緒。
5、打造家庭氛圍
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輕松的家庭氣氛,不要一天到晚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,講道理,打比喻、舉例等,雖然對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的很好,但是讓孩子沒有真正感受到寧靜、溫馨的生活環境,也沒有了自由獨立的能力。這樣的家庭環境,并不適合孩子學習。家長應該少打擾孩子,盡量在孩子學習時不叫他,最好是陪伴孩子學習。這種陪伴不是看著,而是在孩子附近學習。
6、贊美鼓勵孩子
家長必須懂得贊美和鼓勵,語言贊美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,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。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場合和適度。平時要以表揚為主,少用批評、責怪、批評過多,會使孩子情緒低落,學習時更易犯錯誤。
7、培養孩子的特長
由于有特長、有興趣孩子會經常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,也會使孩子的興趣勁頭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習方面來,從而相得益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