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歲孩子正處于叛逆期,控制不了自己,不喜歡聽家長的話。此時,家長一定不要大喊大叫,否則孩子為了保護自己,只想在周圍豎起厚厚的盾牌。所以針對孩子不聽話的表現,家長在教育孩子時,一定要選擇恰當的方式。
14歲小孩叛逆期不聽話怎么辦?
1、家長要學會放手
在孩子走向成人的這個特殊階段,大概孩子最想要的就是自由,也許父母會認為,孩子還小,一放手就會闖禍,其實父母越加管制,孩子就越沒有責任感,父母該放手時就要放手,要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,這樣孩子才會成長。
2、以關愛代替嘮叨
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家長的原因之一,就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,因為這種愛被沒完沒了的嘮叨、指責、說教給隔斷了。這個時候,家長如果試著把自己的心態放回孩子兩三歲的時候,那么,相信家長這種無條件的愛足可軟化孩子與自己的對立。
3、樹立未來的目標
有時孩子一到14歲就焦慮、矛盾,可能是因為孩子沒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,不知道長大之后要做什么,14歲的時候也可能想像其他年齡段一樣,心無旁騖地為未來努力。所以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,幫孩子找到未來的方向,即使孩子上初中了,也不晚,多與孩子交流或帶出去走走,也能開闊視野。
4、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溝通
要放下父母的架子,與孩子進行真誠平等的對話,不要給孩子增添自己的感情,多聽孩子的想法,想表達什么,然后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。這樣的溝通和交流,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。
5、避免兩極教育誤區
家長應辯證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,該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,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,侍機張揚;同時,由于孩子身心發展、所受教育的局限會形成的諸多想法,并不成熟甚至偏激,這就需要靠家長的教育正確引導孩子。
6、與孩子建立親密的信任關系
親子間的相處模式有很多種,其中互相信任的相處模式,總能讓彼此之間更加舒適,家長可以做到以身作則,講信用,說到做到,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值得信賴的形象。這樣孩子有什么話,都會愿意與家長溝通。
7、與孩子做協商
家長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,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,就連家長也很痛苦。孩子也是人,當然有孩子自己想做的事,因此,同孩子做協商,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