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歲女兒不聽話逆反特別倔強怎么教育?
一、看見,是改變的開始。
心理學有研究,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后都有正面動機,父母如果不能看到他這一點,孩子的生命力就不會得到釋放和引導,往往還會走向兩個極端:攻擊別人或攻擊自己。父母只有靜下心來,“看到”孩子叛逆背后的真實動機,才能給予適合的幫助與引導。
二、多溝通。
溝通是橋梁,在孩子叛逆時,家長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溫和地與孩子進行交流,家長要將孩子當作是成年人一樣來看待,不能將自己的話語轉變為命令,這只會使孩子更加反感,認真地與孩子溝通,去理解孩子,才能更好地改正孩子叛逆的行為。
三、換位思考。
其實每一位家長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,也有過叛逆期,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,要多換位思考,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,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,找出問題的原因,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。
四、尊重孩子。
叛逆期的孩子性格是比較暴躁,他們做的一些事情是站長可以接受的,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,接納孩子,有耐心的了解清楚孩子到底在想什么?這個時候切記不能勸孩子罵孩子。即便你認為他的做法非常的不準確。
五、要懂得夸孩子。
塑造一個人行為最重要的手段不是在他做錯事的時候批評他,而是在他做對事的時候,告訴他說為什么是對的。這種口頭表揚的方式是特別有助于塑造孩子行為的。而在這個時候,不要輕易地用物質來進行賄賂,因為物質的賄賂會讓孩子找不到表現好的這種感覺,他只會想要獎勵。
六、不要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。
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,如果家長不斷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,在孩子成績下滑的過程不斷去責備孩子時,很容易讓孩子在無法擺脫困境后放棄努力。理性的家長他們會和孩子一起來查找問題,分析問題,并給出可行性建議,當孩子在父母的不斷鼓勵中去努力嘗試后,就會在進步中不斷積累自信心。有了自信的青春期孩子,會更加努力去自我解決問題,情緒管理能力不斷提升,他們會越來越成熟。
七、適度放權。
跟孩子一起制定規則,給他一個明確的“底線思維”,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權,而不是一味的干涉。有句話說得好,放棄對孩子的控制,才能獲得更多的控制權。不要強迫青春期孩子聽話,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聽你的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