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時代面對繁復的學科、冗長的作業、升學的壓力,大多數的孩子都可能產生過厭學心理,有的甚至想過放棄。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理解他們,要及時溝通疏導,幫助孩子處理,不能過度指責孩子,陪伴孩子一起面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。
初三的男孩厭學怎么處理?
1、接納了解孩子的厭學情緒。
孩子之所以厭學,肯定是有原因的。當家長聽到孩子不想上學時,便會對孩子大喊大叫,教育孩子怎么不聽話等等,在這種情況下,更會加重孩子的厭學情緒。
所以,當你學會接納孩子的厭學情緒時,你就能夠做到和孩子冷靜的進行溝通,耐心的詢問原因,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。
2、父母不要對孩子保持高度的期望。
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,如果孩子一直背負著沉重的壓力,會使孩子心理承受不住,很有可能就會產生厭學情緒。
孩子需要的是自由成長的空間,因此,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,要明白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,家長要了解自己孩子在什么方面更有潛力、更有優勢,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。
3、給予孩子適當鼓勵和支持。
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,父母應該多給孩子一點鼓勵,讓孩子知道自己沒有那樣差,而不是一旁指責孩子,讓孩子產生自卑的情緒。
只要孩子認真學習并且努力的時候,家長就要給予孩子鼓勵,哪怕是一句話、一個輕撫、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,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。
4、學會與孩子進行溝通?。
初三的孩子正是比較叛逆的時候,你讓他往東,他偏要往西,總之就是一副與你唱反調的模樣,若此時父母再進行批評與呵斥,他很可能做出離家出走等極端舉動,建議在生活中應多多與孩子交流,了解清楚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,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。
5、應多鼓勵孩子。
有些父母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,對待孩子要不就是橫挑鼻子豎挑眼,要不就是隨意的進行指責,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幼小心靈,更可能會影響孩子內心的健康成長,建議在生活中應多找尋一些孩子身上的閃光點,多對孩子進行語言鼓勵。
6、培養興趣,樹立信心。
我們常說,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要徹底改變厭學孩子的厭學情緒,就必須要培養他的學習興趣。厭學孩子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后,隨即就要開始自我實踐,這種嘗試結果的好壞是他們能否徹底轉變的關鍵。
因此,一定要盡量創造環境,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,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,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,進而樹立信心,堅定信念,徹底消除厭學的心理障礙。
7、做好家校聯系。
家校聯系便于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日常行為,一旦發現孩子有厭學情緒或其他問題,可以及早找出根源,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導,促使其轉變。
所以,不管是家長還是學校,都應該主動的互相溝通,加強聯系,以便及時、全面、準確地掌握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態,防患于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