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叛逆階段,這個時候的孩子是很難管教的,作為家長我們一定不能跟孩子硬碰硬,家長一定要主動跟孩子去溝通,了解孩子最近學習的動態以及有沒有遇到一些讓自己煩心的事情,這樣才能讓孩子不為一些事情感到困惱而最終放棄學習。
14歲兒子厭學怎么解決?
1、父母一定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
孩子進入青春期后,父母需要懂得放手,和孩子成為朋友,這樣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;而那些控制欲強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生嚴重的沖突。
當父母遇到孩子不聽話時,先靜下心來,父母從自身找找原因。家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,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,就等于父母在激發孩子的逆反過程,從而導致孩子逆反。
2、父母學會平等地與孩子溝通
青春期的孩子精力旺盛,充滿活力,非常希望能夠得到家長對他們的認可。所以,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,父母需要用平等的語氣與孩子溝通交流。
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予孩子鼓勵,安慰;在孩子成功的時候給予孩子認同和肯定。因此,父母在面對青春孩子的時候,無需過分的焦慮,放下自己的權威,平等地與孩子溝通,就能和孩子建立很好的親子關系。
3、培養孩子的興趣與特長相結合
也許有的家長會認為,特長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時間,實則不然。有特長的學生反而學習也很好,他們的特長和興趣得到鼓勵,有助于其有意識地提高學習成績。據調查,那些沒有任何特長,且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的學生,反而會迷上游戲,由此喪失對學習的興趣。
4、制定與孩子能力相適應的學習目標
制定符合孩子能力的小目標,有助于孩子努力達到期望的目標。然而,那些超越孩子能力的目標,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壓力。
為此,家長在制定學習目標的時候,應該分析孩子的成績,結合老師的評語調整預期。這個目標的制定,必須讓孩子稍微努力就可以達到,這樣既可以幫他們獲得成就感,也可以提高自信心。
5、家長應該適當地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
以成績為評判標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,同樣父母也不要在任何時候都以孩子的成績來判斷孩子能力的高低。成績的高低并不代表孩子的真正能力,家長應該多與孩子溝通,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。
這樣一來,即使孩子出現厭學情緒,父母也會及時地發現,然后做好溝通工作,避免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,甚至徹底放棄學習。
6、家長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才是最重要的
告訴自己的孩子,學習相對于打游戲來說,確實是枯燥的,但是學習,絕對不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,只有在青少年時期,踏踏實實的,一點一滴的,慢慢積累知識,日后才有可能對知識加以應用與創新,才會可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,最終才會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7、培養興趣和建立信心
我們常說興趣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師。為了徹底改變孩子的疲勞,我們必須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。在厭學兒童對自我價值有了新的認識之后,他們將立即開始練習自己。這種嘗試的結果是好是壞是徹底轉變的關鍵。
因此,我們必須努力為厭學的學生創造一個環境,培養他們的實踐興趣,品味學習的成功感和興趣,逐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,從而樹立信心,堅定信念,徹底消除心理。學習疲勞的障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