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學習的壓力就是比較大的,學習的科目也越來越多,很多的孩子由于學習壓力大,或是嫌累等原因導致不想上學。這時作為家長我們要多跟孩子溝通,幫助孩子學會學習,喜歡學習。
初中學生不想上學怎么辦?
1、和孩子平等交流。
這是一個平等交流的過程,你的社會經驗固然比孩子豐富,但他的想法也許也能給你新的視角。
最后的決定權還是留給他自己,無論他做何決定,你還是依然愛他、支持著他。有了這樣的支持和愛的氛圍,孩子往往會更愿意繼續學習。
2、激勵孩子學習。
學習動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,只有學習動機才能產生學習行為。需要讓學生知道他們為什么學習和如何學習。
3、尋求意見。
管教孩子,有時應該尋求別人的意見,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。最好跟孩子的老師多加強交流,了解孩子平時在學校的表現。
4、不斷試驗。
父母管教孩子,要時常改變方式,孩子小的時候,一般只是父母講,孩子聽。
上了中學后,就應嘗試雙向溝通,也聽聽孩子的建議。一旦發現某一種方法行不通,就應隨時改變方法,不斷試驗,直至發現有效的方法。
5、分析原因。
弄清原因后可針對性做進一步的了解,在孩子愿意的情況下跟他進行交流,如果孩子不愿意交流也不要逼迫,不要一味地說教;避免給孩子貼標簽,在沒有理解孩子的基礎上就認為孩子懶、不學好等。
6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。
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,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。心理學研究表明,個人如果長期喪失成就感,就會對某事物失去興趣。學習也不例外。
7、正確引導孩子。
家長需及時解決學生出現的困難和問題,如因學習成績不好出現的自卑、與同學交往不順暢等,使孩子順利地解決自身的問題,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。